財政部8月30日發布《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指出今年上半年,我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,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。
污染防治力度進一步加大
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明確,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,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《報告》指出,上半年,藍天保衛戰不斷深入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.5濃度同比下降5.9%,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4.6%。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,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5.7%,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;劣Ⅴ類比例為1.1%,同比下降0.8個百分點。凈土保衛戰繼續深化?!秷蟾妗方榻B,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,同比增長9%;擴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支持范圍,通過競爭性評審遴選確定青島、哈爾濱等25個新增支持城市,推動能源消費轉型升級;繼續開展大氣環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設、細顆粒物(PM2.5)與臭氧(O3)污染協同控制等工作,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。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237億元,同比增長9%,以長江、黃河流域為重點支持地方開展流域水污染治理、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、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、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;開展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,遴選山西晉城等15個城市納入首批試點范圍,推動地方加快補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板。下達土壤污染防治資金44億元,支持加強涉重金屬歷史遺留固體廢物、重金屬減排等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治理,加大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風險管控支持力度,推動事關農產品、人居環境安全的農用地、建設用地風險管控或修復等工作。
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不斷強化
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明確,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。
《報告》顯示,1—6月,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扎實推動。安排資金150億元,繼續開展浙江甌江等“十四五”時期第一批10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,啟動實施河南秦嶺東段、湖北荊江等“十四五”時期第二批9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,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、系統治理、源頭治理,切實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深入實施。安排資金40.46億元,支持16個城市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,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,提升海洋生態碳匯能力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啟動實施。啟動福建龍巖、四川雅安等11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,實施受損山體和地表植被恢復,改善區域生態狀況,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。林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有力開展。推動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以及草原生態修復治理,實施森林資源管護和生態護林員政策,強化濕地保護修復、野生動植物保護,加強油茶營造,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,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,對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獎勵。